400-123-4567
400-123-4567
时间:2023-08-16 点击数:
江南app绿色交响,盛世园林。时光荏苒,如白驹过隙,不知不觉间,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(以下简称园博会)已经走过16个年头。如今,在北京永定河西岸曾经的垃圾山上,化腐朽为神奇,矗立起一座园艺荟萃的“世界公园”。园博会第一次落户北京,其意义绝不仅仅是继奥运会之后的又一盛事,而是在发展空间日益紧张、资源冲突加剧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探索。
我国造园始于商周江南app,明清达到高峰,堪称“世界园林之母”。从以圆明园、避暑山庄为代表的皇家园林,到以沧浪亭、拙政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,诸多旷世之作闪耀其间,独特园林文化让人神往。
工业革命之后,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,园林也开始成为城市的一面镜子。在欧美发达国家江南app,园林绿化面积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准。城市的绿地系统还被看做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。新加坡自立国之初,就大力引进外来树种,在淡水匮乏的海岛上建起绿色王国,至今仍为人推崇。
同时,在热岛效应、雾霾天气等日益泛滥的城市中,园林更成为净化空气、维护城市安全的重要体系。上世纪80年代,日本开始多渠道整治污染。东京政府规定,新建大楼不仅要规划绿地,还必须进行楼顶绿化;不但要绿化面积,还追求绿化体积。在人口稠密的伦敦,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,城市外围的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,几乎是城市面积的3倍,这些措施最终使伦敦的雾霾天气大幅减少。
改革开放30多年来,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,有些地方甚至超越发达国家,摩天大楼、酒店、购物中心在各大城市随处可见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现代建筑拔地而起的背后,是大片绿地、树林、湿地破坏殆尽,城市绿地面积日益萎缩,找到一片可以遮蔽烈日的绿荫甚至成为一种奢望。
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,全国各地近年来都开始意识到园林绿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,“创建园林城市”的口号屡见不鲜。但在很多方面,我国园林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。
在园林绿化的定位上,人们往往重景观作用江南app、轻生态效益,仅仅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点缀品,没有真正考虑它的生态效益、绿化特色;在园林建设过程中,存在盲目攀比的现象,形象工程、政绩工程屡见不鲜;在园林设计上,过于追求文化性、景观性,对功能性、可持续性重视不够。有专家指出,在一窝蜂式的园林建设中,“城市绿地增加了,绿色空间减少了;景观质量提升了江南app,生物多样性减少了;人均绿地指标增加了,城区人均绿地指标减少了”。
正如园博会本身,这一中国最高规格的园艺盛会,同时肩负着拉动投资、推动产业转型江南app、营造形象、改善发展环境等诸多政治、经济使命。很多情况下,绿色、生态乃至园林艺术的诉求,往往容易被忽略甚至湮没。
从“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”的夏日山亭,到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六月西湖,那一抹绿色总会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些许惊喜和生机。而在高楼林立的城市,能于灰色的钢筋水泥中瞥见一片绿,又该是何等的欣喜。因此,重视园林建设,打造绿色、低碳、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,自然成为美丽“中国梦”的题中之义。
在这方面,或许科学大师钱学森的观点可以借鉴。钱学森说,我们的大城市、中心城市,绿化带应占城市总面积的1/2;让园林包围建筑,而不是建筑群中有几块绿地;应该用园林艺术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。
首先,要作好科学规划。规划时,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、城市与生态的关系。这就要求城市的规划者在园林绿化建设中,要发挥城市特点和优势,实现园林建设的个性突破和良性发展。具体来说,就是要根据当地的特点,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、地貌、水体、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、人文条件,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原则,合理设置公共绿地、居住区绿地、防护绿地、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。
其次,要以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为目标。要积极推进城市河道、景观水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、自然化建设与修复;要注重保护和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,通过规划生态廊道将城市中的人工和自然绿地连接成网络,构建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,确保城市的生物多样性;要广泛采用乡土草种、花种、树种与引进外来植物相结合,因地制宜,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。
再者,要打造节约适用型园林城市。要从有利于植物生长、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要求出发,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,有意识地保持场地的原有地貌特征,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;要从节水、节能、节材和适用的角度开展各种建设,适当控制楼台亭阁、仿古塔楼、喷泉的建设;在搞好公共绿地建设的同时,要动员社会力量和市民参与搞好单位绿化、小区绿化、庭院绿化建设。
同时,还要意识到,园博会所表现的,并不仅仅是几座单纯的园林那么简单。园林城市、低碳社区、文化高地、新型工业园区、高新技术应用这些综合了生态、环保、高新科技产业、先进市政设施等种种要素的城市发展转型之路,才是园博会赋予城市的真正价值所在。
在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全民共享“中国梦”的当下,我们必须将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到园林绿化的规划和设计之中,让钢筋水泥不再成为城市的主色调,让绿色园林成为现代化城市中最美丽的风景,更让绿色中国成为国民心中可以感知的梦想。